[情報分享] “酵素”=“水果泡菜”+“低度甜味水果酒

[複製網址]

“酵素”是個日語詞匯,先被引進臺灣,輾轉進入大陸。範志紅老師在其個人微信中指出,日本人把酶叫做酵素,中國人聽了覺得比較時髦,比較唬人。所以很多保健品喜歡用這個詞匯。其實目前流行的所謂“酵素”類產品是糖和水果進行發酵之後的產品,大白話說就是“水果泡菜”加上“低度甜味水果酒”的混合物。其中有糖分,有多種有機酸,有酒精等成分,也有少量維生素。而目前市面上的酵素產品有些是粉末狀、片劑、有些是酵素原液。但無論如何,它們和酶已經不是一回事了或許你們的感情生活中越來越淡泊

“酵素”能減肥嗎?僅僅是奢望

範志紅老師說:“如果確實是自制的發酵產品,含有一些有機酸和發酵產生的維生素,對改善消化吸收可能有點好處,就像吃乳酸菌發酵的泡菜、喝酵母菌發酵的醪糟,多少有益於消化吸收。但是說正常吃三餐飯的情況下,只靠喝點(或者吃點)甜味的‘酵素’產品就能減肥,就有點奢望了。而有些酵素產品還宣傳能治療糖尿病,更是不靠譜。”

同時,範志紅老師提醒網友,一味的靠酵素來補充身體所需,營養會不全面,蛋白質也會嚴重缺乏,微量元素也不夠,長期只食用它,會讓人體質嚴重下降。決不能每天以這種發酵液為生,也不能三餐飯菜吃得很少,靠大杯喝這種酵素來“養生”。即便三餐正常吃飯之外喝這種自制的“水果酵素”,也最好每天不超過半杯。

自制“酵素”有安全風險

筆者發現,除了在市場上熱賣的各類酵素產品之外,還有不少“達人”熱衷於自制酵素。網絡上還流傳著自制酵素的方法,大多是用水果來制作,然後按一層原料一層糖的順序碼放,最後在上面放一層檸檬片(一個檸檬去皮去籽切片),碼放完食品與糖後和瓶口保持4厘米的距離。將瓶口用保鮮膜覆蓋住,然後加蓋,隔絕外界空氣。放置在15-20℃陰涼處約2-3周,把渣濾掉,剩下的液汁即酵素,放在冰箱中冷藏。

自制酵素的流程大致為:果蔬切片→加糖→密封→陰涼處放置→過濾→冷藏。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作用的酵素實為果蔬中的酶以及自帶的微生物。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人員,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阮光鋒也特別指出:“由於自制水果酵素的發酵過程相對複雜,衛生條件要求較高,家庭自制很難達標,加上自制酵素過程中產生菌群和酶的種類複雜,極易滋生黴菌,存在一定安全隱患,如喝到已受汙染的酵素只會對人體有害無益。”在提倡少吃泡菜和醃菜的今天,反而追捧換湯不換藥的“酵素”,這是倒退還是進步?一看便知。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文 登錄 | 註冊

本版透可值規則

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